(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艾冰 乔芮)12月27日,四川“女子两年被家暴16次”一案一审宣判,被告人贺某阳犯成心伤害罪和优待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不少网友比较重视,家暴者有何心思画像?怎么能及早发现并远离家暴者?
12月27日,法庭宣判前,谢女士(中)在朋友伴随下走进法院。汹涌新闻记者胥辉图
“这一案子的确遭到许多重视,咱们也发现近些年许多被家暴者纷繁站出来,勇于向家暴说不,这是一个活跃的信号。”12月29日,浙江省心思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告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心思学视点分析,简单构成家暴主要有2个方面的要素,一个是施暴者本身的品格障碍,反社会品格和猜忌割裂型品格更简单开展成一个施暴者;别的一个要素为后天社会要素导致部分人变得暴力。”
12月30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精力心思科副主任医师肖雪也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明,“从心思学视点讲,家暴行为往往是多重要素的归纳作用成果,既有先天即生物学,也有后天即社会与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要素并不总是单一起作用,而是会常常相互交织发生从而家暴的成果。”
肖雪介绍,家暴这类人群往往有操控欲强、心情办理有问题、对伴侣过度依靠和不安全感,以及生长史充溢暴力等几大特色。“一方面,家暴者往往以为自己在联系中应该占有主导地位,对伴侣的思想、情感和社会活动有激烈的干与和操控;另一方面,家暴者或许在心情调理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对愤恨心情会缺少操控,导致其遇到压力和困扰时更有或许用暴力解决问题;此外,此类人群对伴侣有过度依靠和不安全感,简单发生妒忌和不信任,从而或许经过操控或暴力行为来‘防止’幻想中的脱离和变节。”
肖雪指出,在生活中能够经过以下方面判别和躲避家暴人群。一是要了解其生长阅历中是否有暴力的家长教育布景;二是在遇到突发的压力事情时,对方是否有过度的心情反应以及暴力倾向;三是调查对方对待异性是否常常存在降低和操控欲过强的状况。“如果有以上状况,能够合理置疑对方今后或许会存在家暴状况,然后进行合理躲避。”
赵国秋介绍,“家暴的行为能够经过一些外界干涉来改进,比方让他们去做志愿者,多听一些感谢的话,慢慢地在这个进程中感遭到一些好心,尽管这个进程有些慢,可是或许会有些作用。别的多年以来,咱们一直在主张,在婚前查看中参加品格测验,如果在检测中呈现了一些易暴力品格,主张能够慎重考虑。”